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
关于宪法知识,你了解多少呢?

一、什么是宪法?
答:宪法,就是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体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二、宪法的地位是怎样的?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三、我国现行宪法经过了几次修正?
答:我国现行宪法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进行了五次修正,使宪法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作出新规范,具有持久生命力。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18)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具有哪些意义?
答:把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宪法修正案载入国家根本法,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五、国家宪法日的由来?
答:国家宪法日,是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的节日。
六、我国现行宪法主要规定了哪些内容?
答:我国现行宪法于1982年公布施行,历经五次修正后,除“序言”外,共四章143条。第一章是“总纲”,第二章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是“国家机构”,第四章是“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宪法是新的历史时期党领导全国人民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保证。
七、为什么在第一章总纲第一条中增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内容?
答:这一表述充分体现了党领导的根本性、全面性、时代性,是对党领导的规定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加强、深化和拓展,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法治意义。